2017年考研:这些调剂复试的“小秘密”
[摘要] 2017年考研调剂复试正在紧张的进行中,随着大多数人的考研结果的尘埃落定,网上吐槽“2017调剂难”“高分却无学可上”的呼声越来越多。
1、所谓“找关系”
除了抱怨自己分高没学上的,小编还看到一些考生在网上抱怨自己“350+没收到复试,而比自己低分的同学却调剂成功了”,并表示“分高还是没有关系网好用啊。”
这里小编想对这种同学说一句:你可拉倒吧。
过了高考之后你就该和你人生中最公平的考试SAY BYE了,成年人的游戏有什么公不公平,该不该?
小编可以给大家讲个故事,去年我有个同学初试成绩不够理想,只高了国家线20分左右,在大部分人惴惴不安还在期待可以擦到一志愿分数线,或是自怨自艾陷入悔恨中掉眼泪的时候,人家早早地准备好简历,找到学院的老师希望帮忙签推荐信,向调剂院校招生办打招呼,还自己跑到调剂院校去联系老师,四处请教调剂成功的学姐复试的技巧。
——有时候资源和关系网就摆在你面前,问题是你会用吗?
2、所谓“综合实力”
另外,关于高分落榜,而低分反而调剂成功的案例。小编想说,考研复试不仅仅看的是初试成绩,就像某个网友说的:初试差那几分在导师眼里根本不算啥差距,更多的还是看你本身是否优秀,有时候眼缘也很重要啊。
确实,近年来招生院线在调剂之前大都会让调剂考生填写“预调剂信息”,需要你每一门的初试成绩、四六级分数、本科院校信息、奖学金获奖记录,法学院校可能还会问你司法考试过了没有。这些内容是你的综合实力,当然会被纳入考核范围之内。另外,较为注重英语教育的院校还会在分数相差不大的学生之间比较英语初试成绩,这些都是调剂时的参考标准。
3、所谓“取舍”
其实,考研调剂之所以折磨人,主要还在于它是一个“取”与“舍”之间的勇敢者游戏。想必很多调剂考生都有同一个困惑:“我填报了AB两所院校,现在B院校给我发复试通知了,可是我更想去A,如果接了B的复试通知被A院校招生老师看到了,会不会就不给我发通知了呀。”
对于这种痛苦的取舍,笔者也表示无解,只能奉劝大家抓住眼前的幸福吧,可能当年你抱着不情愿的心情去到的学校最后也变成你一心一念牵挂的母校。何不欣然去接受缘分呢?
尤其对于考研来说,选择比分数更重要。
985/211十大报考热门名校qq群
(第一时间为大家提供考研热门资料、每日资讯、学长高分笔记、院校专业分析等)
2018中国人民大学考研群:548412627 2018北京大学考研群:549656340
2018厦门大学考研群:496997320 2018中山大学考研群:562694892
2018浙江大学考研群:472648662 2018南开大学考研群:564607881
2018同济大学考研群:218413121 2018复旦大学考研群:565540984
2018清华大学考研群:489418766 2018中央财经大学考研群:348635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