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榜单陷阱重重 如何对自己负责?
[摘要] 不得不说,这几年越来越流行的榜单可谓让我们又爱又恨,一方面,榜单是我们报考的最重要依据之一,另一方面榜单的可信度问题又让我们头痛不已。
不得不说,这几年越来越流行的榜单可谓让我们又爱又恨,一方面,榜单是我们报考的最重要依据之一,另一方面榜单的可信度问题又让我们头痛不已。
2004年,发生过一起榜单误人的案例。
当时网上流传着一份“美国评出中国最受尊敬大学及校长排行榜”,信息来源标注为《洛杉矶时报》。在这份“权威”的榜单中,西安翻译学院名列最受尊敬大学第10名,而其校长丁祖诒则高中最受尊敬的校长第2名。
“美国《洛杉机时报》”这个载体似乎有着不容置疑的权威性,新华社、法制日报、人民日报等门户网站都一一做了转载。一时间,西安翻译学院先后捧回了国际国内11项奖牌。
但可笑的是,最后据查证,这份榜单是登载在《洛杉矶时报》的广告版,也就是说:花钱就能登;而所谓的评选机构——美国50州高校联盟也是美籍华人创办的私人机构。
原来,此次的榜单不过是一次成功的公关营销罢了。
再以多年之前异负盛名的《武书连大学排行榜》为例。当时,武书连被冠以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原秘书长、研究员,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组长的名号,尤其是高考填报志愿,武书连的大学排行榜极具参考价值。
直到2009之后,武书连贩卖大学的黑幕被曝光,此人的身份也在随后被揭穿是假。
但问题是,直到今天,我们依旧能在网页上浏览到最新的《武书连2016大学排行榜》,而且转载媒体不在少数。也许对于了解武书连事件的人,必然对此排行榜嗤之以鼻,但不知情者难保不会被此种报道误导。
我们不禁要问,在关于排行榜的报道和转载中,谁来为公众负责?
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即使榜单的误区和陷阱重重,我们依旧难保不受其影响。而且,一份可信的榜单确实对我们报考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如何识破榜单bug?
1.看榜单出处
判断榜单权威性和可靠性的重要一点就是查看榜单的出处是哪个团体、机构或者个人。每一条信息的可信度与其发布者的背景、地位等都有紧密关系。总体而言。政府发布的榜单要高于社会团体及个人,当然了,这只是一个大致的规律。
所以考试点的老师建议大家参考教育部发布的大学专业排行榜。此排行报告由中央部委根据特定的规则进行排名,基本上不会掺杂个人私利在李敏,可以作为考研学生在选择院校及专业时的一个重要的参考标准。
2.看榜单的排名标准和排名指标
这个办法目的在于帮助大家辨别有利于自身发展的信息,无论以后是为了就业还是从事学术研究,清楚自己读研的目的,在院校选择方面显得尤为重要。以新闻传播学排名第一的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传媒大学为例,对于毕业后想从事新闻行业的学生来说,选择中国传媒大学会更具有优势,因为它是专业类院校,具有很强的专业背景。而对于投身传播学研究的同学来讲,选择人大无疑是最好的选择,人大的学术底蕴和氛围在历史上要好于中传。
尤其是现在,专硕和学硕的区别越来越分明,在报考前一定要查清楚院校专业在学硕和专硕上的优劣。
3.看榜单的发布时间
榜单的发布时间对榜单的可靠性和权威性也有极大的影响。一些关于专业前景、收入排名的榜单在5年后形势可能有所改变。尤其是网上流传的一些所谓的“十大钱景”职业更需理性对待。
4.使用搜索引擎查核数据
有些机构为了招生会随便捏造一些榜单来误导学生,这也是常见的榜单陷阱。针对这种现象,当我们打开搜索以引擎,输入“XX考研”“最热门专业”等关键字时,要注意将关键字用空格隔开。搜索结果出来后,着重看第二页、第三页的榜单。这是由于百度公司使用了竞价排名的商业模式,我们利用关键字搜索出来的第一页信息很可能已经被考研机构买断,从而导致我们无法获取正确的信息。
5.观察榜单发布载体
现阶段,互联网、手机信息的没有监管部门进行监管,所以商业性质的榜单很容易在网上流传开来。
一般而言,传统媒体的管制比较严格,所以电视新闻、纸媒上出现的榜单可信度会比较高,门户网站可信度要高于小网站可信度,但也不排除假新闻的情况。
【米鹏2018公开直播课(全程免费)】
主讲:院校报考攻略&热门专业
半岛在线注册链接:http://zhibo.kaoshidian.com/course/51075.html
报考指南 择校技巧 考研真相 层层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