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正在贬值?该不该考研?

来源:网络浏览次数:525发表于2021-07-14

[摘要] 更多考研复习备考资料,可进考研资料q群自行下载:576027530

清华北大的学子去街道办,北大毕业卖猪肉,高学历的 985 学霸成为某些深圳小学的标配,大批本科生研究生去美团送外卖······


这些颇有争议的事件再次引发了人们对学历贬值的讨论,甚至有人说,现在的研究生和以前的中专生、大专生没什么区别。真的是这样吗?


学历贬值:全球性难题

实际上,学历贬值是市场经济和大众教育下必须面对的难题,全球都在经受学历贬值的焦虑。例如,自 20 世纪 40 年代以来,英美的大学毕业生人数一直在上升,但超过一半的人失业或从事不需要学士学位的工作。

1987—2010 年美国人均授予的大学学位变化,其中硕士学位呈现爆炸性增长

2000—2017 年英国国际学生增长趋势


与学历贬值相应的是,高分成绩也开始变得越来越寻常。例如在英国,获得「『第一』的大学毕业生比例从 1997 年的 7%增长到 2017 年的 26%」......由于成绩贬值,导致课外活动已经成为企业在招聘学生时考虑的重要要素之一。在同等条件下,分数反而不是那么重要了。


分数不能让企业信服的另外一个原因是,随着技术呈现指数性增长趋势,学校或因为惯性,教学内容也在逐步和社会所需脱节,导致不少学生空有一身屠龙之术;或因为随大流而设置了没有实力开设的专业,难以保证教学质量。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人对学历失去了敬畏,高材低用也就成了理所当然。

学历能否让我们生活得更为公平?

在过去的年代里,教育被看作用来赚钱的手段,仿佛学历越高,赚的钱就理所当然地越多。随着学历在不断贬值,学校鄙视链泛滥和只看第一学历等行为也就越来越普遍,人们早已习惯仅凭学历高低就将人的层级定性的思维定势。


而且在这一思维定势下,某些名人会因为学习不理想而受到人们的注意和称赞。例如马云的三次高考、爱因斯坦的成绩差(后被证实是谣言)等。于是,成绩好的同学为成绩差的同学打工这一印象反而更为深入人心。


究其原因,或许是许多人都将「学而优则仕」看成真理,认为高学历就一定要从事「高档次」工作的结果,这正是将教育看作获利工具的心理在作怪。


但教育真的能成为人们赚大钱的工具吗?

从历史经验来看,学历的价值并不取决于拥有者的背景能力,而取决于人才市场的供需关系。一旦学历的供给大于人才市场的需求,学历贬值在所难免。


大学生为什么要考研?

2021届高校毕业生总规模预计909万人,而2021年的考研报考人数高达377万。在2020年扩招18.9万人的基础上,2021年硕士研究生规模还将稳步扩大。

12月26日-27日,考研初试已经结束,又是一场参与人数再创新高的大型选拔赛。


关于为何考研,总结起来无非以下三个原因:

1、想用名校证明自己

2、随波逐流而考研

3、给就业加分,找一份好工作

其中,随波逐流考研不可取,多人表示自己身边的人都在考研,自己不考好像不好,这种盲从性考研的人数不在少数。

如果不考研,面对找工作,那么本科毕业的你是否知道能做什么?自己专业有哪些工作岗位可以选择吗?


比如电子这个方向,除了大家看到的公务员、事业单位、电信、销售这些通用方向外,还有集成电路设计工程师、模拟版图工程师,工艺工程师、封测厂的测试封装工程师、PCB设计工程师、FPGA工程师等岗位可以选择。


但很多本科的同学,因为不了解,因为没有准备好,怕工作后以后很难再转型,所以选择了考研。


现在的你是哪一款?

到底该不该选择考研?

很多人都是用攒钱的心态去对待考研这件事的:我要参加社会竞争了,那我的准备度够不够呢?好像还不够哎,那我再去考个研,多攒点知识、资历和准备时间嘛。


其实,不管做出什么选择,我们都要知道,考研只是一场考试而已,从来不会决定你漫长人生的方向。无论考不考研,最后都终究要面对就业这个问题,一定要提前想清楚自己将来究竟想做什么。


机会总是青睐有准备的同学。如果你决定去工作了,那现在就别闲着,请收拾一下心情,轻装上阵,准备好相关的技能,往前冲吧!